Product catalog
超細粉體在氣相中的分散方法:干燥分散和機械分散干燥分散在潮濕的空氣中,粉體顆粒間形成的液橋是粉體團聚的主要原因,固體物料的干燥包括兩個基本過程,首先是對物料加熱并使水分汽化的傳熱過程,其次是氣化的水擴散到氣相中傳質過程。因此,絕大多數粉體生產過程中都采用加溫干燥預處理。機械分散利用機械力把粉體團聚打散,機械分散是一種目前應用為廣泛的分散方法。此類方法主要是通過改進分散設備來提高分散效率。缺點:顆粒的作用力猶存,沒有改變,排分分散器后有可能迅速重新黏合聚團。機械分散還存在脆性粉...
查看全文化學分散是工業生產廣泛應用的一種超細粉體懸浮液的分散方法。通過在超細粉體懸浮液中添加無機電解質、表面活性劑及高分子分散劑使其在粉體表面吸附,改變粉體表面性質,從而改變粉體與液相介質以及粒間的相互作用,實現體系的分散。分散劑及作用形式:表面活性劑:作用主要是空間位阻效應,親水基吸附在粉體表面,疏水鏈間伸向溶劑中,對改善漿料的流變性有較好效果。小分子無機電解質或無機聚合物:可發生離解而帶電,吸附在粉體表面可以提高顆粒表面電勢,使靜電斥力增大,提高漿料的穩定性。聚合物類:具有較大的...
查看全文超細粉體的團聚按照其形成的原因不同,一般分為軟團聚和硬團聚。軟團聚一般認為是粉體表面的原子、分子之間的靜電力所到處,該種團聚可以通過一些化學的作用或施加機械能力的方式來消除。硬團聚除了原子、分子間的靜作用力以外,還包括液體橋力、固體橋力、化學鍵作用力以及氫鍵作用力等,因此硬團聚體在粉末的加工成型過程中其結構不易被破壞,而且將影響粉體的性能。軟團聚形成機理:是由顆粒之間的靜電力和范德華力引起的。硬團聚形成機理:超細粉體的化學組成和制備方法不同,形成硬團聚的機理不同,無法用一個統...
查看全文超細粉體產生團聚的原因:一、靜電力:礦物材料在超細過程中,由于沖擊、摩擦及粒徑的減小,在新生超細粒子的表面積累了大量的正電荷或負電荷。由于新生微粒的形狀各異,及不規則,新生粒子的表面電荷極易集中在顆粒的拐角及凸起處。這些帶電粒子極不穩定,為了趨于穩定,它們相互吸引,尖角處互相接觸連接,使顆粒產生團聚,此過程的主要作用力是靜電力。二、礦物材料在粉碎過程中,吸收了大量機械能或熱能,因而使新生的超細顆粒表面具有相當同的表面能,粒子處于極不穩定狀態。粒子為了降低表面能,往往通過相互聚...
查看全文一、超細顆粒表面的不飽和性礦物粉碎時一般是沿著結合力弱的方向斷裂,形成斷裂面。斷裂面一般平行于晶格密度大的面網、陰陽離子電性中和的面網、兩層同號離子相鄰的面網,或者平行于化學鍵力強的方向。因此,顆粒表面的不飽和鍵的強弱直接取決于礦物的晶體化學特征,如晶格類型、斷裂面方向等。二、超細顆粒的表面活性隨著超細顆粒變細,完整晶面在顆粒總表面上所占比例減少,鍵力不飽和的質點(原子、離子)占全部質點數的比例增加,從而提高顆粒的表面活性。超細粉碎后,顆粒表面的臺階、變折、空位等處的質點所具...
查看全文超細粉體的團聚是指原生的粉體顆粒在制備、分離、處理及存放過程中相互連接形成的由多個顆粒形成較大的顆粒團簇的現象。超細粉體容易團聚,因此,粉體的分散性與其超細粉碎、精細分級、輸送和儲存及粉體的應用性能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一般來講,粒徑為1-100μm之間的粉體為微米粉體,0.1-1μm之間的為亞微米粉體,1-100nm之間的為納米粉體,而將粒徑小于10μm的粉體稱為超細粉體。超細粉體又稱納米粉體,是指粉體的粒度處于納米級(1~100nm)的一類粉體。超細粉體通常可以采用球磨法、...
查看全文掃一掃,加微信
版權所有 © 2025北京來亨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備案號:京ICP備2024080360號-1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 sitemap.xml